賬號:       密碼:       驗證碼:     看不清?

災害監測預警預報體系初步形成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新聞動態 > 正文

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的減災行動》白皮書指出

災害監測預警預報體系初步形成



日期:2009-05-12  作者:


據新華網北京5月11日電 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一周年和首個國家“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發表的《中國的減災行動》白皮書指出,中國將加強巨災綜合應對能力建設列入減災主要任務,通過實施大江大河治理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減災工程,建立包括地面監測、海洋海底觀測和天—空—地觀測在內的自然災害立體監測體系,災害監測預警預報體系初步形成。
這是中國政府發表的第一個有關防災減災工作的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國家通過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發行國債等,大幅增加江河治理投入,加快了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步伐。
白皮書指出,21世紀初,國家開始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長江中下游重點防護林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退牧還草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抑制荒漠化擴張速度,緩解極端氣候的危害程度。開展生態補償試點工作,確定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等6個生態環境補償試點。組織開展生態省、市、縣和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村建設,推進建設103個重點生態環境工程示范縣。
白皮書指出,我國組織開展環境質量監測、污染物監測、環境預警監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等,客觀反映全國地表水、地下水、海洋、空氣、噪聲、固體廢物、輻射等環境質量狀況。新建成環境一號A、B星,大范圍、快速和動態地開展生態環境宏觀監測及評價,初步形成環境監測天地一體化格局。目前,全國共有2399個環境監測站、49335名環境監測技術人員。



來源:中國環境報

上一篇:杭州推出服務企業新措施

下一篇:周生賢在環境保護部學習貫徹國務院第二次廉政工作會議精神大會上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