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       密碼:       驗證碼:     看不清?

太湖水下種 6 萬平方米“森林”,曾經渾濁的湖水變清了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企業動態 > 正文

2019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高級研修班 8月20-23  哈爾濱   會務聯系 楊老師 13811151163

" 以前太湖梅梁湖這一帶有很多菱角,湖水渾濁發綠,由于水面植被密集,有時還能聞到陣陣臭味。"近日,無錫太湖梅梁湖人工種植水生植物試驗項目(以下簡稱 " 梅梁湖試驗項目 ")施工人員姜濤帶著現代快報記者,來到無錫太湖梅梁湖吳塘灣北側,他描述中的狀況,早已被干凈清澈、水草豐腴的景象替代。

△水體變清澈了

這是無錫首次在開放水域人工種植水草。自去年 10 月以來,近 6 萬平方米的水草已經規劃種植完畢,湖水也從原來 " 伸手不見五指 " 的樣子變得清澈干凈了。作為科研示范項目,該項目取得成效后,將在太湖無錫水域內逐步推廣。

在梅梁湖試驗項目區,湖水清澈平靜得猶如一面鏡子。走近湖岸,透過湖水,可以看見生命旺盛的景象:" 水下森林 " 中各類沉水植物生長茂盛,隨著水波緩緩擺動。" 以前這里可不是這樣的,我記得項目施工前,這里滿是菱角,密密麻麻的。湖水發臭,呈藍綠色。" 姜濤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水草種植了大概 3 個月,湖水的透明度就有了明顯改善,目前最好的地方透明度已經達到 115 厘米。"

據介紹,梅梁湖試驗項目區水體深度為 1.6-2 米,區域內種植了近 6 萬平方米的沉水植物。姜濤表示,在這片 " 水下森林 " 中,共有 8 種沉水植物。這些水草不僅是渾水變為清水的關鍵,還能增項生態系統對浮游植物的控制和系統的自凈能力。這些沉水植物也不是隨便種的," 我們在各個區域內,通過對不同種類水草的搭配組合進行試驗,尋找更適合無錫太湖水域的水草搭配方式,取得成效后,才逐步推廣。"

梅梁湖試驗項目的工作不僅僅是水草種植。姜濤介紹," 我們的項目是從去年 10 月 8 日開工的,在種植水草前,還做了很多工作,這些都是我們后期水草種植工作的有力保障。" 該項目分為布設圍隔、布設漁籪、布設竹排浮床以及水草種植和維穩等四大工程。布設圍隔,用于分割水體,創建人工種植水生植物試驗區,削弱風浪;布設漁籪,控制試驗區野雜魚生物量;布設竹排浮床,起到一定的削弱風浪的作用。

當小船劃至水深處時,姜濤指著不遠處小范圍種植的菱角," 你看,這些菱角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風浪,保護了水草也防止水體變渾濁。"

“我們項目旁邊就有高速的隧道工程正在施工,他們有時會開船從我們項目區旁經過,制造出了較大又較急的浪花。你會看到,在我們項目區外的水面是波光粼粼的,但項目區內的水面卻十分平靜,這就是我們布設的竹排浮床以及浮葉植物的功勞。"

△工人在烈日下忙碌的身影

今年 7 月,梅梁湖試驗項目區內的水草已經全部種植完畢。由于更易吸收陽光,目前沿岸帶淺水區域已經清澈見底,透明度達到了 115 厘米,其他水域的透明度也達到了 70-80 厘米,與圍隔外渾濁的水體形成鮮明對比。水草種植完畢并不代表試驗項目已經完成,現代快報記者看到,盡管氣溫已經達到 38 ℃,依然有身穿橙黃色救生衣的工人撐著小船在項目水域中忙碌,他們戴著草帽,但皮膚依然黝黑。

“我們共有 5 個工人,每天有 8 小時在水域中打撈死亡后浮上來的水草,防止水體腐爛發臭。別看他們的工作在水上,天氣炎熱的時候,水體溫度能達到 38 ℃,金屬材質的船體還特別燙手。" 工人們往往要受到兩個 " 太陽 " 的 " 烤驗 ":天上一個,水上一個。" 帽子還能遮擋天上的太陽,可水面反射的陽光卻怎么也擋不住。" 姜濤指著不遠處一座橋," 有時候實在太熱了,工人們就把船撐到橋下。"

目前,項目的大部分工作已經完成,后續工作主要是對湖區優化調整以及透明度的提升工作,以達到 " 恢復沉水植物蓋度達到 70%,透明度不低于 80 厘米、種植沉水植物品種不少于 8 種、為梅梁湖清水性生態系統恢復作出示范 " 的最終的要求。

來源:現代快報號,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和原作者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任南琪

章林偉

隋軍

上一篇:北控、北排、碧水源、桑德等企業技術入選2019北京水污染防治技術目錄

下一篇:課程發布|全國排水與污水處理高級研修班